没了选秀,爱豆糊到去种地 -

来源:爱看影院iktv8人气:862更新:2025-09-16 03:33:33

随着内娱选秀赛道的关闭,那些在节目中未能突围的选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困境。在公众视野逐渐淡去的背景下,部分艺人选择走出娱乐圈,拿起锄头投身土地,开启了全新的生活轨迹。

图片

图源:微博@种地吧 这件事听起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——四个月前,十位爱豆在杭州承包了八块农田,若一切顺利两个月后便能收获一万斤粮食。我记得第一次了解到这个项目,是通过庞博去年的一个段子。当时我就感到十分惊讶,难道还有三百多位爱豆争相参与这种辛苦的农活?究竟是因为待业太久而憋疯了,还是对成名的渴望太过强烈?

图片

图源 | 《脱口秀大会5》原来如此,是我过度想象了。爱豆们当真投身农田劳作,这种认真劲头让范曾看过无数综艺的我感到意外。若非亲眼目睹,还真难以相信这些闪耀舞台的艺人会如此专注地挥洒汗水。此刻翻看节目,隐约能感受到他们仍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场景。

要说这档《种地吧》的独特之处,莫过于其近乎虔诚的创作态度。过去所有综艺中,从未见过有节目把"捧爱豆"的意图直接写在标题里。然而节目过半,却意外发现这档打着"体验生活"旗号的真人秀,竟没有传统的嘉宾介绍环节。整季几乎只呈现了一个画面:十位艺人专注收割水稻。甚至让人产生一丝困惑——究竟是他们在种地,还是那些沉甸甸的稻穗在承载他们的存在?

正因如此,第二期张绍刚与麦家带着"下乡慰问"的名义出现,才叫出这十位艺人的姓名,核实他们入局前的身份。可看完首期,我竟记不住任何一个名字。这种困惑感或许正是节目本身的魅力所在。它与《克拉克森的农场》不同——后者以农场主视角展现管理混乱,而这里则是真正的"从零开始"。

也不同于《三时三餐》系列那种"食宿全备"的体验模式,这档节目对"种地"这件事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。节目组以极其严肃的态度,在做一件必然被质疑"作秀"的事情。严肃到让十位艺人经历海选、试拍等多轮筛选,最终成为"种子选手"。他们不仅要接受文化课培训,更需要掌握医疗救护、消防安全、厨艺 cooking、木工 construction、瓦工 building 等生活技能。

更令人惊讶的是,还考取了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设备的驾驶执照。这种认真劲头实在让人忍俊不禁,仿佛看一群自诩是"人间贵物"的艺人,被现实狠狠地上了一课。更让我明白为何三百多位艺人争相参与这档节目——即便收视率不达预期,但经历完整的种植周期,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生存技能想必会比其他艺人更添几分。

每次打开节目的直播回放,都可见他们埋头苦干的身影。有的搭建蔬菜大棚,有的饲养绵羊谋生,更有甚者亲手从基建到装修完成整个环境改造。看着这些曾经被网络热议的艺人,在恶劣环境中打造出宜居空间,让人不禁感慨:这或许不是节目,而是现实版的"农耕成人礼"。

图片图片

与初次亮相相比,爱豆们在节目中的表现愈发贴近基层生活。他们干活时一丝不苟,即便在雨天暂停工作,上半身穿着整洁衣物出镜,但鞋和裤腿仍沾满泥土,俨然地道的农民形象。图源 | 微博@种地吧尽管节目尚未促成任何偶像的出道,但确实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年轻力量(实则并非真正意义)。流量明星参与综艺多为走马观花,仅在忙碌中抽空提升国民度。

图片

那些看似懵懂的参与者闯入综艺节目,凭借与生俱来的"糊"劲儿敢于打破常规,反而让观众窥见了真实的人性光辉。不得不承认,如今的内娱观众早已被套路磨砺出敏锐的判断力,对任何非传统形式的节目都抱着审视的态度,仿佛早已预知其中的陷阱。这种过度防御的思维定式令人唏嘘,但若真能有一档摒弃花招的节目坚持本心,或许能让观众在看完后重新拾起信任。不过此刻,我仍在谨慎期待,毕竟真诚在如今的娱乐环境中显得如此稀缺。

图片

观看完三期节目后,我深刻感受到:这些偶像们将原本受自然条件制约、充满重复性劳动的农活,演绎出了青春剧般的热血氛围。首期节目中,为了抢在入冬前完成水稻收割,成员们彻夜奋战,最终单日收获32.35吨稻谷,产量飙升至原来的十倍。当八块稻田的收割工作圆满完成,众人欢呼雀跃,在田野间奔跑嬉戏,仿佛将丰收的喜悦化作了青春的律动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群看似与泥土无关的偶像们,最初下田时竟穿着时尚潮服,动作略显生涩。然而,仅用三天时间,他们便彻底褪去偶像光环,与土地建立起深厚联结。到了第三期,为保障小麦种植,众人又在零下温度的雨雪天里,顶着刺骨寒风在齐膝深的水田中开凿排水沟。面对冰水的侵袭,他们颤抖的双手和失控的表情让人揪心,但正是这种近乎严酷的考验,才让观众真切体会到农耕的艰辛与坚持的力量。

图片

但经历数次挫折后,他们终于成功打通了一条通道,随之而来的便是能量爆棚,仿佛忘记了先前的寒意。

图片

节目组似乎刻意忽略了那些未完成的细节,诸如二、三、四条沟渠的疏通工作。即便如此,次日依然要在寒风中坚持劳作。实际上,农田劳作远非田园诗般惬意,更多时候是在重复机械化的流程中度过。从播种到灌溉,从施肥到收割,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,稍有延误便可能影响来年收成,带来经济损失。在农忙高峰期,爱豆们为赶进度连午餐都只能在田埂边匆匆解决。尽管如此,他们依旧能在预设的节奏中完成各项任务——最终农场新人们成功收获了一万斤粮食。这种缺乏悬念的节目却拥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,或许正是源于其中看似可控却暗藏意外的戏剧张力。例如收割夜突发的烟花表演,或是首次操作抽水泵时忘盖盖子被淋成“落汤鸡”的趣事,这些不确定因素让整个过程更具观赏性。

图片

缺乏经验往往让新手陷入困境,第二期任务中给水稻脱粒时便是一例。当打谷机突发故障(实为操作不当所致),几位爱豆成员试图向村民借取可用设备,却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阻碍——村民不仅索要高价,还要求支付两千块押金作为担保。面对这一情况,有人试图通过理性沟通解决问题,有人选择以熟人关系打感情牌,而也有人因措手不及而陷入慌乱。

图片

从微信ID追踪话头的事件中,三个社交达人竟都盯上了押金,却无人察觉那台服役数十年的老设备压根无法使用。他们掏空了钱包、耗尽了精力,最终不过是白忙一场。看着那副‘满载而归’的喜庆模样……既气人又荒唐。

图片

回程途中仍在为押金问题烦心,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,归还设备时三人竟拉来一帮兄弟助阵,只为在气势上不输对方。这场景简直比电影还魔幻,中二气息十足,怕不是看多了古惑仔系列?

图片

这种不确定性在综艺节目中往往被视为看点,但对实际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而言,却可能带来困扰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,越来越多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因工作压力逐渐渴望体验乡村生活。他们通过观看种地类综艺节目、田园风光视频来缓解日常焦虑,以此获得精神层面的放松。然而,这种看似治愈的体验本质上是基于娱乐化包装的,真正面对土地的农民深知种地是维系生计的严肃课题。每一次自然风险或人为意外都可能直接导致收成波动,这种现实困境与综艺节目中刻意营造的轻松氛围形成鲜明对比。

图片

若脱离节目框架,不禁让人产生疑问:为何让偶像们深入乡间体验农耕生活,这一安排究竟意在何处?

图片

爱豆参与农耕的综艺形式并非起源于《种地吧》。早在二十多年前,日本杰尼斯事务所便已通过《铁腕!DASH!!》等节目验证了此类模式的成功。这部自1995年开播的户外冒险综艺长期保持高收视率,即便在开播近二十年的2014年,仍以18.4%的平均收视率蝉联当年日本综艺年度收视冠军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"DASH村"企划始于2000年,杰尼斯旗下乐团TOKIO成员耗时十一年,通过耕种、建房、养殖等劳动,在福岛县荒地上成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村落社区。

图片

这些摇滚乐队的男性成员,每当登台表演时,狂放不羁的风格总让他们酷到连亲人也难以辨认。

图片

下田劳作后,昔日的明星光环逐渐褪去,他开始与当地村民建立深厚的联系。

图片

2012年,节目进一步推出“DASH岛”企划,将TOKIO送往无人荒岛进行筑路、打井、建房等挑战。此类企划的成功源于让偶像回归普通人身份的设定,通过贴近生活的视角激发观众共鸣。自《DASH村》播出后,TOKIO便收获大量中年粉丝群体,人气显著提升。制作人岛田总一郎曾坦率表示,最初企划仅以娱乐性为导向,注重商业价值与偶像形象的塑造。然而,随着节目热度攀升,制作团队与当地社区的互动日益深入,《铁腕!DASH!!》在娱乐之外也传递出积极的社会效益。节目不仅助力乡村智慧传播至东京都市,更通过手工艺教学展示秸秆编织技艺,同时TOKIO开发的农田与修缮的道路等公共设施,切实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与经济状况。

图片

在某种程度上,DASH村的温室大棚字幕组成功搭建了城乡互动的桥梁,后续推出的“DASH海岸”与“DASH岛”企划更是延续了这一模式。若回望《种地吧》节目,参与其中的爱豆们显然并非单纯为追求名利,而是通过亲身劳作体验农耕生活。尽管看似在承受不必要的辛苦,但其背后蕴含着推动乡村发展的公益意义。通过生产一万斤粮食,不仅为社区提供切实帮助,更借助节目的传播力助力农产品推广,形成良性循环。在此过程中,农场新人的成长轨迹与农业知识的普及,也让观众对土地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悟。

图片

此类综艺节目既满足了大众娱乐需求,又承担着传播积极价值观的社会功能,同时促使偶像们摆脱过度包装的形象,以更贴近现实的姿态展现自我。对于以偶像为核心的综艺形式而言,现有表现已满足基本期待。值得注意的是,将偶像置于普通生活环境中接受历练,恰是杰尼斯事务所培养艺人的传统方式。即便是如今的顶流明星木村拓哉,早年也曾经历此类磨练。1995年,年仅22岁的他因主演《爱情白皮书》崭露头角,杰尼斯却安排其前往美国农场体验生活,包括在严寒天气中放牧、清理马厩等体力劳动。在缺乏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条件下,完成工作后连基本的洗浴需求都难以满足。

图片

WUTK字幕组因制作《悠长假期》而声名鹊起,次年他重返美国西部与印第安人共同生活。这两段经历恰好在他事业攀升期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时刻,提供了回归生活本质的契机,促使他重新沉淀并审视自我。

图片

WUTK字幕组通过拓宽视野,为爱豆们带来了更深厚的生命体验与更丰富的人生阅历。这些积累的生活智慧,或许将成为他们未来创作的重要养分。曾经,体察生活是爱豆必修的功课;而如今,许多偶像却因过度沉浸在聚光灯下,逐渐失去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结。颇具讽刺意味的是,那些曾经因选秀通道受限而陷入困境的'糊豆'们,反而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重新拾起了这门被遗忘的课程。尽管节目组将《种地吧》戏称为'爱豆变形记',但真正需要经历蜕变的,恰恰是那些在流量漩涡中迷失方向的年轻艺人。

最新资讯


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