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让内娱大瓜,压下这个内幕 -

来源:爱看影院iktv8人气:273更新:2025-09-16 03:16:35

近期热搜榜单呈现低质化倾向,诸如陈飞宇私生活照、半藏森林疑似新恋情等娱乐话题持续占据流量高地,而涉及民生福祉的重要改革却鲜少引发关注。值得关注的是,医保个人账户制度调整已在多地启动实施,且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虽尚未正式公布方案,但舆论普遍认为其已成定局,相关讨论热度远不及明星八卦。

图片

近期关于老龄化社会的讨论在社会层面引发广泛关注。作为个体,鱼叔虽难以提供专业层面的深入分析,但清晰意识到这一趋势与自身未来息息相关。当前社会正在面临多重挑战,单纯依赖医保体系优化和退休年龄调整等传统手段,已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现实困境。为此,鱼叔特别推荐一部来自邻国日本的纪录片《团块世代 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》(団塊世代 しのび寄る「老後破産」),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引发对老龄化社会深层问题的思考。

图片

2021年4月,日本开始执行修订版《老年人雇用安定法》。该法规的核心规定要求企业通过返聘机制、延长雇佣期限等手段,为希望继续工作的70岁以上人士创造就业保障。尽管该法规未设定强制性条款,但其政策导向意义重大,标志着日本社会正式迈入"70岁退休"的新阶段。

图片

事实上,日本并非首次调整退休年龄政策。在过去的五十年间,该国已多次修订与延迟退休相关的法律。1970年代,日本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从55岁上调至60岁。1986年,日本将《中老年人就业促进法》更名为《老年人雇佣安定法》,并确立企业需雇佣员工至60岁的义务。2004年,该国进一步修订该法律,明确企业须保障65岁以下劳动者就业的权利。

图片

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以维护老年群体的就业机会,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具有显著现实意义。此举可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,降低社会保障体系的财务压力,同时提升中老年就业参与度。然而,这一政策也引发社会对传统退休概念的反思,「退而不休」现象日益普遍。以日本为例,当前已有大量70岁以上的劳动者仍在职场持续贡献,反映出老龄化社会中劳动力再配置的迫切需求。

图片

「团块世代」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群体,特指1947至1949年间出生的战后婴儿潮时期人群。截至2016年,这一代人年龄分布在65至69岁之间,总人数超过1000万。其中80%属于工薪阶层,构成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中坚力量。由于其在战后日本重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,社会普遍认为该世代是富裕的一代。

图片

然而,实际情况远非如此。据相关节目调查数据显示,存款超过2000万日元(约合100万元人民币)的群体仅占23%,而存款不足100万日元(约合5万元人民币)的人群则高达20%。当前,团块世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:向上看,这一代人已成为日本乃至全球历史上平均寿命最长的一代,约28.7%的成员需要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;向下看,31.7%的子女群体正面临经济困难,需要接受来自父母的援助。这种"上有老下有小"的结构性困境,正在成为困扰团块世代的普遍难题。

图片

新美夫妇已年满67岁,但退休后仍保持工作状态。两人合计领取的年金为22万日元(约合1.1万元人民币),而丈夫的在职收入使家庭月总收入达到37万日元(约合2万元人民币)。

图片

初看之下,这份收入似乎足以保障两人无忧无虑的生活。然而,现实情况却截然不同,他们的生活充满挑战。三年前,患有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的89岁母亲搬进家中同住,使得本就拮据的状况更加复杂。作为团块世代的父母辈,多数人从事农业或商业活动,普遍存在养老保障不足的问题,许多家庭甚至完全没有年金收入。

图片

两年前儿媳离世后,年仅38岁的儿子带着双胞胎孙子搬回家中与双方老人共同生活。由于儿子处于失业状态,家庭经济压力随之加剧,原本由儿媳承担的育儿责任转由年过六旬的两位老人独自承担,使得整个家庭的六名成员几乎全依赖老人维持基本生活。

图片

此外,他们还需偿还为期13年的住房贷款,每月还款额高达9.9万日元(约合5000元人民币)。即便采取各种节省措施,家庭仍难以摆脱沉重的经济负担,存款持续缩水的局面令人忧心。

图片

即便拥有充足储蓄的家庭,晚年生活依然可能面临诸多挑战。现年68岁的青山政司曾积累2000万日元(约合100万元人民币)的存款,自认为这笔积蓄足以支撑余生。然而现实却让他意识到,仅靠财务储备并不能完全保障老年生活的安稳。

图片

六年光阴悄然流逝,妻子的离世让青山肩负起独力赡养91岁母亲的重任。由于母亲年轻时因经济拮据未能缴纳政府年金保险,退休后陷入无保障的困境。如今,青山的日常生活被严格压缩——每日餐费控制在500日元(约合25元人民币),一盒简单的饭菜需分次食用。此外,每月聘请专业护理人员的费用又造成7万日元(约合3600元人民币)的开支缺口。曾经以为充足的存款,已消耗400万日元,接近总储蓄的五分之一。尽管渴望通过工作填补经济空缺,但母亲严重的痴呆症令他无法离开身边。日复一日的照料让他身心俱疲,对未来的养老问题也愈发焦虑。谈及存款耗尽的可能,他平静却沉重地表示:「若最后钱都花完了,我可能会考虑自杀之类的事情。」

图片

日本“团块世代”面临老年贫困现象,其背后的原因相对清晰。首先,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是关键因素。这一代人整个生命周期都贯穿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,青年时期正值经济高速增长期,然而在40岁左右,泡沫经济破裂引发大规模裁员,使他们遭遇职业中断。随后,日本陷入长达数十年的经济低迷期,导致这一代人在晚年阶段面临显著的财富分化。

图片

此外,传统家庭观念对团块世代形成深刻影响。在日本文化中,家族始终被视为社会关系的核心,这种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倾向使得该群体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面对寿命显著延长的父母辈,即便在健康状态下也需要支付高昂的照护费用,而一旦罹患疾病,整个家庭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与精神双重负担。

图片

他们也被贴上了最令人遗憾的标签——生于泡沫经济崩塌年代的年轻人,逐渐成为长辈眼中失落的群体。相较于上一代人,这一代年轻人已逐渐失去奋斗意志,要么选择不就业,要么从事零工性质的工作。当这种困境延续至下一代时,便形成了多代人依赖家族经济的连锁反应。正因如此,团块世代即便面临困境,仍以亲情为纽带,选择坚守家庭责任。

图片

在社会经济发展与传统观念交织的影响下,团块世代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。据2012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,67%的该群体成员因仅靠年金难以维持基本生活,被迫延续职业生涯。对于他们来说,'退休'一词已逐渐失去原有的意义,更多人选择'退而不休'的状态。片中69岁的河口晃便是一个典型例子,这位曾从家乡前往东京打拼的老人,年轻时年收入高达1000万日元(约合51万元人民币)。彼时的他未曾预见,随着经济泡沫破裂后薪资持续下滑,如今已难以支撑基本生活开支,存款大幅缩水迫使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规划。

图片

他同时肩负着照顾年逾九旬的母亲和39岁仍在寻找工作的儿子,两位至亲都需要他的照料与支持。

图片

65岁的河口晃眼发现积蓄日益缩水,仅靠年金已难以支撑生活开销。为此,他不得不接下了驾驶工作的临时兼职,时薪为1000日元,约合51元人民币。尽管仍希望能每月探望年迈的母亲,但现实状况让他心有余而力不足。这份工作将持续一年,期满后仍需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。

图片

日本团块世代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,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已演变为整个社会的结构性难题。老龄化社会的赡养责任、职场中的年龄歧视现象以及年轻一代的抚养负担,构成了三重夹击之势。当社会缺乏多元化的应对机制,导致这一代人陷入被动局面,其心理压力可能最终转化为极端选择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代际困境若持续恶化,将通过家庭和社会网络产生连锁反应,为未来人口结构埋下隐患。

图片

早在1983年,日本著名导演今村昌平在其作品《楢山节考》中,通过极端残酷的叙事展现了山村社会的生存困境。影片中呈现的两重令人窒息的生存法则:其一是针对老年人的生存掠夺,当村民年满七十便会被儿子背往楢山深处,这一表面看似对山神的敬畏实则暗含着对资源的无情剥夺;其二是针对婴幼儿的生存抉择,男孩若无法养育便会被活埋作为肥料,而女孩则因经济价值被贩卖至他处。在这样的生存体系下,家族制度被异化为严苛的等级枷锁,唯有长子能获得婚姻与繁衍的权利,次子则被剥夺了基本的人类尊严,只能作为家族的终身劳力存在。

图片

在那个封闭落后的山村中,69岁的阿玲婆虽身体康健,却仍深陷多重困境。她不仅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古稀之年,还需操劳儿孙辈的人生大事。长子年近半百却独守空房,亟需寻觅新配偶;次子尚未经历婚恋,渴望完成人生初体验;而年仅二十的长孙则对祖母的坚固牙齿嗤之以鼻,常以戏谑之语取乐。阿玲婆为实现这些心愿所付出的努力,恰似一面镜子,映照出山村停滞不前的风貌。在饥寒交迫的年代,人性的阴暗面被放大,当次子的欲望成为难题时,长子竟提出让新娘入赘弟弟房中,以此达成家族传承的表面目的。

图片

当家庭事务终于理顺,阿玲婆迎来了进山的旅程。儿子背负着年迈的母亲踏上崎岖山路,临近山顶时,他们目睹的场景令人心神俱裂——没有神明庇佑的痕迹,唯见遍野白骨与盘旋的乌鸦群。当生命衰败被视作原罪,牺牲便成为必然的归宿。《楢山节考》以极端方式呈现人性的黑暗面与生死的残酷真相,其看似荒诞的叙事实则映射日本社会现实的极端缩影。无论是四十年前的影像呈现,还是当下的社会图景,长寿始终笼罩着诅咒般的阴影。个体在时间洪流中逐渐失去对生命的选择权,这正是老龄化问题无法仅凭个人力量应对的深层原因。唯有构建全社会的关怀体系,才能为老龄化困境寻求切实的解决方案。

图片

NHK节目亦提出应对策略,部分学者建议应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并加强社会保障保险机制。此举不仅旨在缓解"团块世代"所面临的压力,更需前瞻性地关注第三代人群的生存状态。当个体遭遇困境时,不应过度依赖父母支持,而应着重培育多元化的求助意识与社会支持观念。显然,此类问题的影响已超越单一世代范畴,其连锁反应将贯穿整个社会的代际发展进程。

图片

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,正与日本曾经经历的困境如出一辙。延迟退休政策的酝酿、人口结构持续老龄化的趋势……多项重大政策的相继推行,印证了国内老龄化问题已进入关键阶段。早在2013年,彭博社便预测中国在2030年的人口结构将与日本高度相似,未来或将遭遇相同的社会压力。如何避免重蹈日本覆辙,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。然而破解老龄化社会的复杂难题并非易事,仅依赖单一政策显然难以奏效。与此同时,高企的房价、攀升的教育支出、低迷的就业市场等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,这些挑战看似独立存在,实则环环相扣。对于每个个体而言,这都意味着需要直面的严峻现实。在政策层面亟待健全配套法规,在个人层面更需培养前瞻性养老意识,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应对这场关乎国计民生的持久战。

图片

最新资讯


统计代码